Friday 12 September 2008

千里之行

昨天听到了D君对我的评价:文笔是很美的,只是有些过于阐述。我说应该是归咎与自己知识水平尚浅,需要学习。但是朋友却说可能是阅历不够。

这个解释我觉得更为恰当。想起我曾经好几次尝试着写剧本,当然是那种很不专业,故事重于形式的剧本。本来是想将自己的生活做个记录。可每每提笔又落笔,知觉这应该是“高于生活”的创作,我却想完全复制。诚然,生活是无法被复制,就想艺术作品一样。总是在将其做誊写之时彼时之情感已时过境迁,再寻难觅。所以,此后就想还是换了其他题材内容来练笔吧,可又常常是有些断续的想法而终不能一气呵成。某次与友人N说起此事,她深有同感地说这是因为需要生活的积累。貌似一句很普通的解释却道出我们很多人的迷途。在许多人摈弃了户外观察体验的“宅”行天下的时代,若想要有声有色的一个活故事,少了行走,少了思考是不行的。曾听人说过,其实我们常常在不经意的一个动作中拒绝了与外界的接触。也许我们走在大街上,也许身边人流攒动,可是,当“ipod耳机一带上,音量调到天高”,可能我们就只能是低着脑袋,耷拉眼睛,装作沉迷于音乐做位移。周遭一切于我恍如隔世,如梦似幻,我只沉浸在自己的小宇宙中。若想以这种没有体味的人生去创造赖人玩味的作品,不得不说是有点急功近利的嫌疑。而这样的行走方式,我是最终放弃了。

前些时候看到一个过期的"Picturing China"的告示,我想老外总想看看中国何貌。那么作为一个在国外举办的competition性质的活动,参赛者是应该思考老外希望看到一个怎样的中国,还是思考我希望呈现怎样的中国?若是我,这是矛盾的。虽然这个矛盾不是在于对输赢的不释怀,而在于这种矛盾究竟因何而生。难道人们不是应该期望看到真实吗,可为何真实却有时成为第二选择,或者说是真实却需要修饰。我可能还是需要学习。学习什么?用理论来解释这种现象吗?

No comments: